紙本,是紙媒數位化的負債或資產?

紐時該停印紙本嗎?

Siren F.Y. Chen
2 min readAug 19, 2017

原文:https://rocket.cafe/talks/85391

「筆者在本文建議紐約時報大刀闊斧進行兩項改革,包括停印紙本、大舉向海外擴張;但除此之外,也要考慮傳統媒體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化。畢竟紙本報份的縮減,某種程度上是對其媒體神聖地位的損害;從採訪前線到編輯台,沒有人會輕言放棄這樣的神聖地位。」

這段害我笑出來。紙本,究竟是「莫名其妙的文化」,還是品牌價值的核心?

我們或許無法想像沒有紙本的紐時;但可以想想,少了沈甸甸的紙本,還有封面上幾個紅色/藍色的大字,傳統媒體的價值會打幾折?

以前常被受訪者問,「這篇是上網路,還是上紙本?」上網路,興趣缺缺;上紙本,躍躍欲試。對他們來說,網路資訊氾濫,能在兩百多頁的紙本雜誌裡占上幾頁,才得以彰顯價值。

那不只是logo,而是數十年累積的信任;在超商書店陳列架上,也是另類行銷。

這篇沒提到紙本的成本(含紙材、印刷、郵寄),與紙本廣告的數字。有的話,更利於做「是否該放棄紙本」的營運判斷。

雖然紙本廣告與零售直直落,但仍占了相當比重的營收,也是廣告與活動客戶重視的曝光通路。在這個價值尚未消逝前,雜誌沒有理由斷尾(何況還不見得能「求生」)。

怕的是,誤以為能靠紙本死撐,而不思數位策略或轉型之道;或情感難捨,不理智地傾注更多資源,用傳統思維經營數位時代的紙媒,那才是自殺。

--

--

Siren F.Y. Chen
Siren F.Y. Chen

Written by Siren F.Y. Chen

記者 / 內容人,不可一日無書與貓。做過10多年商管雜誌,對商業邏輯好奇。來自平面,探索數位;探查世界,習作台灣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