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,內容編輯的新角色與新功能
https://theinitium.com/article/20170513-notes-growth-editor/
BBC‘s growth editor’s job description. What a dream job!!!
・在網絡上識別出新的觀衆,並制定策略,發展他們爲忠實觀衆
・找到適合播放 BBC 內容的平台,與它們建立合作關係,播放我方內容
・協助重塑編輯流程,吸納新老觀衆參與其中,提供故事線索,選題,和分發內容引起觀衆共鳴
・每日運營社交媒體,從發帖子到做直播
・找到符合 BBC 定位,且能夠刺激增長的內容合作夥伴,並與之建立良好的內容合作關係
・運營來源不同的各個社群,了解觀衆想從 BBC 獲得什麼
・與網站編輯合作,製作符合網站調性、風格的內容,在 BBC 的網站上傳播
・以定量或定性的方式,收集觀衆反饋和參與度
・確保社交媒體上的內容,與 BBC 一貫的編輯指南相一致
・監控競爭對手的相關內容
・發起在 BBC 內部的合作,更有效地調動內部資源
・監督社交媒體付費營銷的效果
・有要求時,協助執行社交媒體上的網絡營銷
這工作聽起來像行銷,但Quartz的growth editor認為,「編輯是將資訊組合成不同的式樣,分發給對應的讀者;市場行銷則是將成型的東西分發至消費者手中,在分發的手段和渠道上做創新。」
這使我想到最近學到的新詞:MOC(market oriented content),行銷導向內容,亦即將內容作為達成策略的關鍵環節。
理論上,媒體有最多資源做MOC,有人、有技術、有資料庫。但賣什麼呢?內容?商品?服務?這中間還有不少失落環節,使「內容變現」遲遲找不到商業模式。
新聞內容轉MOC的限制,我推測,另一個原因是新聞須謹守「真實」與「客觀」。讀者可以接受搞笑胡來,或單一來源的內容(如書摘、商業個案),但不能接受這樣的「新聞」;然純淨新聞讀者在消失,銷售通路也被網路取代,這或許正是Quartz的growth editor與專題特寫部合作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