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報,最復古的流行(下)

Siren F.Y. Chen
5 min readApr 4, 2018

--

A Case Study on Inside

上一篇談到傳統媒體紐約時報(New York Times)與紐約客(New Yorker),如何用電子報做內容行銷。事實上,新媒體的電子報實驗前衛程度,更令人瞠目結舌。

很久沒去Inside首頁了,點進來才發現,頁面上已完全沒有條列式文章,只剩一個個電子報訂閱按鈕。

去年,Inside提出「臉書不是最大社交平台,email才是」的主張(Email, not Facebook, is the largest social network.),從一般內容網站,轉為專注電子報的成長與變現。目前,30份電子報已創造30萬訂戶,開信率超過四成,點擊率10%。

這30份電子報主題上天下海,包括創辦人Jason Calcanis(Uber投資者之一)電子報(內容為每日新聞摘要)、Inside Space(戶外活動與旅行)、Inside Trump(川普的新聞)、Inside Streaming(影音串流節目)、Inside Beer(啤酒知識)等。

為何押寶電子報?Inside總經理Austin Smith說,

「電子郵件絕不會像臉書那樣被控制,人們與他們信箱互動的方式,始終如一。」

首頁上的電子報都是免費。後來,Inside開始發行付費訂閱電子報,每月10美金,可看一份電子報;每月25美金,就能電子報看到飽。付費電子報會員,可登入網站看獨家內容、參加實體活動、與編輯討論,也不受廣告干擾。

據說許多企業用Inside電子報,作為研究報告來源,所以也有團訂方案。

老實說,Inside電子報付費訂閱數不算踴躍。受歡迎的主題,只有一、兩百個付費訂閱者,最少的只有50人。首頁下方,還有一大排Up-to-Coming的主題,包括紅酒、電影、書⋯⋯只要有2500人留下email,投下「願意」票,Inside就會指派寫手開始試營運電子報。

Austin Smith說,募得前兩千人最難,但有口碑後就會很快傳開。例如比特幣電子報(Inside Bitcoin),只花了幾天,訂閱人數就從2000人成長到7000人。

其實,電子報的商業邏輯跟紙媒如出一徹。紙媒主要有兩種收入:發行與廣告。發行量愈大,廣告效果愈好,廣告主就愈愛來下廣告。

Inside電子報也接受廣告,客戶可在電子報上露出Logo,或置入原生廣告。但Inside沒有廣告團隊(竟然沒有!),並沒有積極經營這塊生意。

由於八成訂閱者都在舊金山灣區(矽谷就在這一區內),電子報讀者都是內行人。所以,付費訂閱偶爾也有「超級獨家」,如AI電子報就曾出現知名天使投資人的研究報告。所以Inside每篇文章,在CMS系統上,都可以單獨設成「付費」或「免費」。

電子報的編輯方針,是確保讀者不會只看到每日新聞,也能看到錯過的新聞,甚至是該注意卻沒注意的議題。電子報內容四成是原生,六至七成來自外部各大媒體,再加以摘要改寫,一篇約100字。

主編Kim Lyons認為,這種「混種」內容來源模式是可行的,雖然他認為新聞已經太多,也比較想做深度報導和原生內容,「有內幕與洞見的產業報導,訂閱者才有興趣。」但考量現在編輯部的規模,強調原生內容,還是有些不切實際。

Inside有五位全職員工與十位外稿,目前還在根據內容多寡,調整電子報的出刊頻率。例如Amazon與VR/AR產業,是每天出刊;川普政府新聞也很多,每週發刊兩次。

尷尬的是,目前廣告與付費訂閱還沒獲利,但據說「快了」。過去,營運重點KPI是每週開信率,以達成廣告客戶的條件;但當付費讀者增加,就不必那麼依賴廣告。Smith認為,

「看到人們真的願意為電子報付費,是很酷的一件事!」

參考資料|

--

--

Siren F.Y. Chen

記者 / 內容人,不可一日無書與貓。做過10多年商管雜誌,對商業邏輯好奇。來自平面,探索數位;探查世界,習作台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