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記者、編輯和小編!外媒頻增混血新職稱

Siren F.Y. Chen
5 min readFeb 11, 2018

--

每隔一段時間,編輯部就冒出前所未聞的新職稱,已是美國新聞業大勢所趨。這些職位過去統稱為「數位編輯」,但顯然已無法滿足媒體數位轉型的需求。

康泰納仕(Condé Nast) 知識分享部門負責人(head of knowledge sharing)Federica Cherubini 認為,轉型過程中,分工必須更明確、更創新,編輯部的新角色便應運而生:

比如把設計師與工程師兜在一起的互動記者(interactive journalist)、參與編輯(engagement editor,即社群編輯,但角色更深化)、從內容角度增加讀者的成長編輯(growth editor,這過去是行銷的任務);最近還多了產品經理(product manager),是工程師與記者的橋樑。

除此之外,近期國外媒體還多了哪些新職稱?

2017年8月,《華盛頓郵報》(Washiongton Post)創造了三個新管理職:營運主編、產品主編、專案主編

營運主編(4人團隊):確認使用的是最新的工具與工作流程,落實策略,為好報導找出更多讀者。
產品主編(2人團隊):與工程師合作,確保產品能強化華郵的新聞品質。
專案主編(3人團隊):發展並執行多面向、高野心的策略計畫(共25個)

他們的共同任務,是增加訂戶、與工程團隊密切合作、開發新聞產品,最後在華郵的營運系統 Arc上獲致成果。

2017年9月,《金融時報》(Financial Times)也指派前特殊專案主編(special project editor)Robin Kwong,擔任數位傳達(digital delivery)團隊負責人。他要將專案管理與設計思考的帶進編輯部,將數位敘事推到極限,並使有想像力的專案規劃流程,貫穿營運

2017年8月,《紐約客》(NewYorker)挖來BuzzFeed電子報主編Dan Oshinsky,他的關鍵任務是集中營運電子報、發行新電子報,協助電子報訂戶成長。

其實,「電子報主編」算是較早獨立的數位編輯職位。兩、三年前,國外媒體開始嚐到過於倚靠社群媒體的苦果:拿不到會員資料,流量又被一年數變的演算法掐住咽喉,決意尋找與讀者直接對話的管道,復古但直接的電子報,於是重獲重用。

電子報總監是《紐約客》的核心經營團隊之一,成員包括編輯、產品經理、行銷、讀者開發與業務。 因此,電子報總監也有部分任務,是確保各部門對既有與新產品的步調一致。

之前負責電子報的是主編(managing editor)Amanda Cormier。但她也負責行政、讀者開發等任務,無法專注於新專案,才將電子報劃歸專人負責。

《紐約時報》可能是最積極開發電子報的媒體(原因容我另起一篇)。2015年,有33種電子報,現在已成長到50種;電子報訂戶高達130萬,是三年前的兩倍。

電子報產品全歸電子報主編Elisabeth Goodridge統籌。她是一位九年的資深數位編輯,沒有自己的團隊,但要串聯十多個讀者與管理團隊,尋找新想法。

Federica Cherubini認為,這些新頭銜的出現,揭示了媒體組織結構的三個變化:

一、定位清楚的傳統工作角色,將愈來愈少;跨部門、跨專業的「混血」角色,將愈來愈多。雖然他們的工作難以解釋也無法歸類,但在推進數位發展的企業中,角色吃重。

二、這些新職位通常負責一項新聞產品,也能說新聞、工程與產品管理的語言,是跨部門、跨專業的「翻譯」角色。

三、無論頭銜怎麼變,他們的任務都是搭起跨團隊的橋樑,亦為改變媒體組織文化的媒介。

延伸閱讀|電子報為何捲土重來?

--

--

Siren F.Y. Chen

記者 / 內容人,不可一日無書與貓。做過10多年商管雜誌,對商業邏輯好奇。來自平面,探索數位;探查世界,習作台灣。